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组长 王维 活动时间 2023.12.11
主题: |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
主持人: |
王维 |
对象: |
五年级数学组 |
地点 |
4办 |
日期 |
2023.12.11 |
过程记录: 例1是一个与长方形周长、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感知运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教材首先结合情境图提出问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 三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这里的情境图,一方面可 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探索并运用列举的策略作些 铺垫。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有三个:一是要认识到 22根1米长的木条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二是由此判断出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围法是多样的; 三是进一步明确,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符合要求的围法一- -列举出来, 并通过对不同围法的比较找出使长方形面积最大的围法。为此,教材分四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步,通过“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在讨论中明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困成的长方形周长是22米,且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但围法是多样的。第二步,通过“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要知道怎样明面积最大:就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困法:要找出所有 不同的围法,可以用22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摆, 也可以先算出长与宽的和,再把符合要求的长、宽一列举出来。第三步,明确要求学生:“你能先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吗?”从而使他们借助教材给出的表格,完整地经历列举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掌握列举的方法。第四步,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 程,说说解决问题的体会,帮助他们进一一步明确列举的意 义和作用,初步总结运用列举 策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教材进一步要求 学生回顾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一方 面引导他们再次体会列举的策略价值,另-方 面引导他们在回顾中加深对列举策略应用过程的认识,丰富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练一练”第1题是一道与时间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唯一,可以通过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通过计算确定哪些时间是符合要求的。但显然列举的方法更简单也 更可靠一些。这样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对比中进步巩固对列举 策略价值的认识。第2题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荤、素菜搭配问题。教材在呈现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用列举 策略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表格,要求学生“ 先填表,再回答”,着重让他们进一步积累运用策略的经验。 例2引导学生用列举的策略求出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的场次数,让他们在运用策 略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一步 感受列举的策略特点,知道在列举时应注意有序思考,努力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在呈现问题后,先让学生说说“‘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明确题意,同时也暗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即:要知道一共比赛多少场,就要列举出所有场次的比赛。接下来,鼓励学生试着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启发他们充分利用已经获得的经验,主动想到通过列举解决问题。这里,教材呈现了学生可能想到的两种列举方法:第一种是用文字方式,从某队开始,逐列出比赛的场次:第二种是先写好各队名称, 然后逐一连线表示出比赛场次。 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重点都在于能否确保思考过程的有序性,列举的结果能否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列举出答案之后教材及时要求他们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反思和交流中明确认识到列举时一定要依照某种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造漏。而列举的方法既可以是列表,也可以是面图。同时,要注意及时检在列举的过程和结果。"练练°利用同一个现实情境提出了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其中,“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从三名同学中每次选出两名,看一共有几种不同组合:而“共要寄多少米驾卡:的问题则要在上述海一种组合中进一步区分否出贺卡的人与孩收费卡的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运用策略的水平。 |
|
|
|
|
|
|
记录人: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