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艺术瑰宝”,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结合我校打造“文化浸润型校园”的发展目标,2025年9月30日,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邀请了苏州市楹联研究会副会长胡永平,太仓市督导室成员、太仓市楹联协会副会长张文来校讲座,助力教师掌握楹联教学方法,推动楹联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活动开篇,胡会长宣读太仓市楹联协会文件,点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根魂,楹联欣赏与创作活动兼具人心、德育、智慧、美育多重价值,为研修锚定文化传承的方向。

张会长为语文老师们开展了主题为“对天观皓月,联海觅明珠——对联概述”的楹联讲座。在史略讲解中,他梳理了楹联从桃符雏形(神荼、郁垒),经晋代应对、南朝联语萌芽,到唐代格律发展、宋元名家辈出、明清繁荣(帝王亲倡创作)的脉络,凸显其“楹题锦句,中华独有”的文化地位。

在分类阐释环节,张会长从文言联、白话联、字数(短联、中联、长联)、名胜联、喜庆联、行业联等维度,让教师们直观感知楹联的多样形态。
规则解析时,张会长结合实例讲解“六对”: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声调对立、语意关联,让抽象规则变得鲜活可感。
在讲座过程中,张会长还分享了小朋友们写的楹联,建议教师们鼓励孩子留心观察生活、大胆创作。
活动最后,张会长总结楹联的谐巧性、实用性、文学性特点,强调其在生活与教学中的双重价值。

此次研修,南郊小学的语文教师们既从历史深处触摸楹联文化,又在生活实例与现场创作中践行传承,为将楹联艺术融入语文教学、打造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积蓄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