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荻》70期学习与交流
5月10日下午,南郊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集中三楼合班教室,学习了《燃荻》70期的内容,主题为“学习评价”。首先大家学习了《评价如何促进学习》《试论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与路径的建构》《实施课堂学习评价 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三篇文章。随后,数学组老师针对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心得与收获。
虞建国:评价促进学习是课程评价改革倡导的价值导向。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对于学习评价,我以前的观点是片面的。认为学习评价就是用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观点就是文中所提到的作为学习的评价。是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身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活动,是为了学习的评价的一个分支。这种评价是片面的。仅将评价作为检验学习结果的工具,评价是外在于学习过程的,无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真正的评价应当使评价贯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一方面将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具体化,另一方面提供具体的证据促进学习过程改进,使评价符合学习的性质和规律。
何敏华:教与学的过程也是课程价值实现的过程,而学习评价是对课程和教与学过程及其效果的基本反馈,对学生课程学习评价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设计,离不开对课程、教学和评价内在一致性的准确把握。相关研究实证数据证明了教—学—评一致性程度高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高学业成就。课程学习评价要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与状态,考虑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以及课程内容取向的合理性、课程内容容量的适切度等。首先,回应育人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生学习需求,准确把握校本课程育人价值、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校本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其次,准确把握学生需求、学习水平、学习状态与校本课程实施的适应性,真正实现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第三,增强评价设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契合具体学习目标和学校育人目标的特定性及达成度,以评价促完善、评价促发展。
学习评价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常常是教师们忽略的环节。合理、正确、正向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的效果、结果的评述,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认知观念的引导。现如今,关注课程核心素养,掌握学科大观念,是对评价提出的新要求,评价不是学习活动的结束,应当是学习进入新阶段的突破口,教室应当站在更高的视角给予学生更加深远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