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荻》72期学习与交流
9月26日下午,南郊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集中三楼合班教室,学习了《燃荻》72期的内容,主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评价”。首先大家学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跨”“学”“评”与“行”》《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评价研究》《跨学科学习评价:价值定位、过程方法及模型应用》三篇文章。随后,数学组老师针对学习内容,开展了主题沙龙式研讨。
虞建国: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在现行实施分科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加强学校课程体系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关联与衔接,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如何以有效的评价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是当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杨萍: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目标应凸显“跨学科”“可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上接目标、下连学习过程”的评价任务,不能只关注学生对所跨学科的知识掌握,也不能只评价学生解决“所设计的真实情境问题”的程度。我们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应着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发生我们所期待的能力素养变化。
戴燕:“跨学科”不是简单地把学科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进行有价值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它是问题驱动的一种跨学科。当前,教育体系依然以分科教学为主,作为补充,跨学科教育不应以知识系统性作为优先考虑,而应以问题驱动、主题的完整性、问题的真实性、项目成果的实用性、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理解作为优先考虑;因此,跨学科教育应是指向真实问题的多学科知识、方法的有意义融合。
何敏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种学习类型,而项目化学习或现象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或途径,它们各有自己的内涵、源流。当然,亦有内在关联,即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项目化学习或现象学习的方式开展,还可以其他方式(如课堂教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或现象学习可以是跨学科的,还可以是学科的,可以是主题的,还可以是非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和途径开展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主题而定。
开展跨学科学习无疑向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能设计高质量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能高质量地实施和指导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过程和成果质量高低的衡量取决于评价,评价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和引领作用,它是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