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联动,共探科学跨学科教学新路径
2025年3月20日,南郊小学综合教研组开展在各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的跨学科理念的探索活动,为学生带来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活动中,科学组马正豪老师,以《植物的生长》为例,学生需用文字记录植物变化(语文表达)、测量生长高度(数学统计),并通过绘画表现叶脉结构(艺术创作)。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更体会到不同学科视角的互补性。一名学生在总结中写道:“原来科学知识可以用数学统计验证,用文字描述细节,用图画表达美感。”这种融合式学习,让知识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
音乐组许庆华老师积极响应,分享了将音乐《夏天的雷雨》与科学实验步骤相结合的创意。信息组王玉香老师则着眼于技术赋能,介绍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为科学教学打造沉浸式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天体运行、细胞结构等微观或宏观科学现象,打破时空限制。美术组王歆玥老师以《茂密的花》这一课程为例,思考借鉴“STEM+”学习方式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的策略,带领学生走进花园、植物园等地观察各种花卉,学生在观察中不仅能从美术角度欣赏花朵的形态、色彩和构图,还能从科学层面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生命周期等知识, 回到课堂后,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记录观察所得,将科学观察与美术创作紧密相连,既丰富了美术作品的内涵,又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体育组谷易成老师提出体育课上可以虚拟现实应用:利用VR模拟不同重力环境下的运动(如月球跳跃)。校园生态融合:在操场设置“科学观测站”,记录运动数据与环境变化。赛事创新:举办“科学运动会”,如“最省力投掷装置设计赛”。
在热烈的讨论后,各小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规划了后续跨学科教学实践课程的方向。此次活动为不同学科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激发了创新教学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