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记录: 1. 主讲人交流。 吴越老师:老师们,今天我们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的研讨。 一、课前谈话 1.师: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六年来,我们阅读过不少好书,你最喜欢哪一本?为什么? 二、回顾导入 1.师:前不久,我们一起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2.师:大家都知道,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鲁滨逊被困荒岛的事情,在他流落荒岛之前,他出海三次,你知道他这三次出海分别经历了什么吗? (阅读小测试:连一连) 第一次 结识几内亚船主,出海去非洲进行商品交易,赚到了很多钱。 第二次 瞒着父亲去出海,遇到了风暴,船遭到沉没。 第三次 遇到海盗惨遭俘虏,最终成功逃脱,到巴西开种植园。 第四次 流落荒岛 ,孤身一人战胜了无数困难。 3.师:他被困荒岛的那次出海是因为什么? (选一选)鲁滨逊因为( ) 流落到荒岛,开始了他28年的荒岛生活。 A.叛逆,和父亲作对 B.在旅行途中遇难 C.寻求宝藏,发财致富 D.到非洲贩卖黑奴 4.师:小说三要素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需要关注的?还记得分别是什么吗?(人物,情节,环境) 三、梳理事件 过渡:谁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1.阅读回忆 师:这本书最主要描写的就是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内容,他孤身一人在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发生了许多事情,回忆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生1:发现野人 生2:救下星期五 生3:制作独木舟 生:… 2.梳理排序 师:这就是读书的印象,老师把这些事件,拟了个小标题,你看,有流落荒岛、有......老师这里有15张卡片,请看大屏幕,请你根据阅读印象排排序。 PPT出示:1.流落荒岛2.树上过夜3.搬运物资4.搭建帐篷5.制作桌椅6.生病自治7.开拓荒地8.圈养野羊9.制作小舟10出海巡游11.发现足印12.救星期五13.解救船长14.夺回船只15.回到英国 学生小组合作在导学单上排序;请一组同学直接上黑板试着排一排。 师:(出示答案)整本书中人物、事件都比较多,我们读完要去“梳理”,有助于你的阅读思考。 3.观察发现 师:请你观察这些事件,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学生交流 四、聚焦人物 1.学生自我评析 师:这么多的事情都是围绕一个人展开的,那就是鲁滨逊,你喜欢他吗?说说理由。喜欢不喜欢很容易回答,难说的是说出理由。 (生回答,写板书。) 师:我们一起看着板书,他是个:生读( )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 )的人。 师:我们对鲁滨逊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虽然他身上有一些缺点,但在他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是一个丰富、立体的鲁滨逊。所以读一本书,品析人物(板书)很重要。 2.回顾经典片段评析 (1)回顾生活中的“荒岛” 师:鲁滨逊作为书中的一个人物,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荒岛”呢? 师:老师的“荒岛”就是昨天晚上备课的时候,总是想不好一个环节的设计,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我想,那是我的“荒岛”。 谁来说说你遇到的荒岛? 学生交流:学习遇到困难/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交友中遇到的困难 师:其实荒岛就是你的困难,每一个人的荒岛就是自己的困难。 (2)再现书中描述的荒岛 师:我们现在看一看鲁滨逊是怎么面对他的“荒岛”的? 【出示】 六月十九日—病得厉害,浑身直打哆嗦,好像天气变得很冷了。(齐读) 六月二十日—整整一夜没有睡安稳,头疼剧烈,发烧。 六月二十一日—病得厉害,情况又这么恶劣,害了病没有人照顾,几乎害怕的要死。自从在赫尔遭遇风暴出事以来。第一次向上帝祷告,但是几乎不知道我自己说了些什么,或者为什么祷告,我的脑海里一片混沌,模糊不清了。 六月二十三日—病情又大为恶化,浑身发冷,直打哆嗦,接下来是剧烈的头痛。六月二十五日—患疟疾,发烧来势汹汹,发作了七个钟头,先是发冷,然后是发热,最后是出虚汗 。 (师引读) 这是一个没水没电缺粮少食的荒岛, 这是一个没有人陪伴,没有人照顾他的荒岛,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医疗条件的荒岛, 就连读鲁滨逊的我们都有些绝望了,可鲁滨逊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出示】 由于没有吃的东西,拿着枪出去,发现自己身子很虚弱。尽管这样,我还是打到了一头母山羊,好不容易才把他弄回家,烤了一些羊肉吃。我巴不得再炖一些肉汤,但是我没有锅。 我睡了一觉,睡醒后,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不再发冷和发热。我起床了,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在一个放在盒子里的大方瓶里,盛满了满满一瓶水,把瓶子摆在我的桌子上,这样我躺在床上,一伸手就可以拿到它。为了消除水的寒性和疟疾产生的发冷的感觉,我在水里加了四分之一品脱的朗姆酒,把它们摇匀,然后我取了一块山羊肉在木炭上烤熟,但是只吃了一点儿。我溜达了一会儿,人很虚弱,又想到我凄凉的处境,非常悲伤,心情沉重,害怕第二天又要发病。夜晚,我吃了三个在炭灰里焐熟了的玳瑁蛋当晚饭。 我非常害怕我的病又要发作。突然想起巴西人压根儿不请医生治病,而是用他们的烟叶对付几乎所有的病。我有一卷已经抽掉一些的烟叶藏在了一个箱子里,那是加工好了的,还有一些没有加工过的,我先是取出一片烟叶,放在嘴里咀嚼,它起初的确把我的脑子辣得几乎麻木了。这烟叶未经加工,味儿冲得很,我一向不怎么习惯。然后,我取出了一些,把它放在朗姆酒里泡了一两个钟头,决定在临睡前喝上一剂。最后,我把一些烟叶放在炭火上烧,然后我把鼻子凑近烟叶吸它的烟,只要我能受得住它的热,就能吸多久吸多久,差一点没把我给憋死。 在做这些实验的间隙中,我就拿起《圣经》,开始阅读。但是我的脑子受到烟叶过多的干扰,没法阅读,至少在当时,只是随手打开书来,第一次在我眼前出现的字句是:“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师:请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内容,梳理鲁滨逊面对病情,都做了哪些事情?用笔画出来并标上序号。 生梳理交流。 (3)总结鲁滨逊面对“荒岛”时的表现 师:看到鲁滨逊面对他的绝境时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悟? 预设: 生:遇到困难解决困难, 生:不抛弃不放弃,智慧解决 生:积极向上 (4)畅谈如何面对自己生活中的“荒岛” 师:你看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的处理办法,那你现在再想想当你再遇到困难时会怎么面对呢? 生交流。(用“当我.........时,我会........”的句式) 师:读书的意义,就是从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的人生这叫(板书)“关联生活”而这种人生态度就是鲁滨逊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把这几句他的名言牢牢记住,当你生活中再遇到困难时,他将指引你乐观向上,战胜一切困难。 齐读: 1.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让我感到由衷安慰。 师:让我们凡事都朝着光明的方向努力去做。 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绝对的真理,使我振作起来。 3.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 4.如果我们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的生活。 5.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困境。 四、反思拓展 1.书读完了,鲁滨逊的一生就这样展现在你的眼前,年少轻狂,敢于冒险,被困荒岛,凭借自己的精神和智慧,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回到英国。这就是鲁冰逊的一生。 假如,你是鲁滨逊,现在,让你重新选择人生,你还会去航海吗? 学生交流。 师: 一本好书的价值,就是不停的让你去思考,思考主人公的命运和选择,思考我们自己的命运和选择。 2.拓展推荐读物 老师还要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同样富有冒险色彩的外国名著,分别是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书中读懂他人,更读懂自己,勇敢去闯,迎接生活中未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坚强、豁达、睿智的心,才是最好的成长。 2. 集体研讨。 金丽蓉老师: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对人物有一定的自我认识,但通常浮于表面,比如勇敢、动手能力强,这些都是正确的认识,但是不全面,问题设计为“喜不喜欢、说说理由”而不是“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方面”,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课初鲁滨逊的航海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主人公并不完美,这是对人物全面、理性的认识何评价,这个环节不错。 王君老师: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梗概”是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了解作品梗概”是把握名著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故事的内容,还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梗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习作类型,写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陈叶青老师:结尾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想象,链接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启迪作用。而好书推荐环节,推荐了同类型的冒险书籍,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子,引导学生再去读一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在同类作品的对比阅读中,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金丽蓉老师:各个环节的过渡语可以再设计一下,突出板块的目标设计,达成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