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三数 备课组 组长 王梦娇 活动时间 12月30日
主题: |
假期特色作业设计 |
主持人: |
王梦娇 |
对象: |
三数老师 |
地点 |
三办 |
日期 |
12月30日 |
王: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一份高质量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如果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一些素材、内容、形式、思路新颖的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完成,就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彰显数学作业的价值,达到与当下“双减提质”精神相符合的理想境界。基于此,结合我校三年级数学教学实际,就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进行设计,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陈: 作业主题:“巧手剪窗花,感受对称美” 内容: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将轴对称知识融入其中,运用剪纸技巧,通过组合、翻折、旋转、剪拼等方法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窗花作品,带来了满满的年味儿! 目标:1. 使学生经历剪窗花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了解。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操作步骤: 1.准备材料:正方形红色彩纸、铅笔、剪刀、双面胶、白色A4纸 2.通过互联网(如百度、抖音等APP等)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学习制作 3.将剪出的图形粘在A4纸上,标上姓名和班级 4.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制作过程,指出图形的对称轴。 评价标准: 三星——能根据要求剪出窗花(轴对称图形) 四星——能根据要求剪出窗花(轴对称图形),基本说清制作过程。 五星——能根据要求剪出窗花(轴对称图形),有创意,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制作过程,正确指出图形的对称轴。 王: 传统作业以“写”为主,单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突出作业的实践性,能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探究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型作业,从看客走向创客。“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可结合具体内容设计操作型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主动发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
记录人:王梦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