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美术 备课组 组长 龚静菊 活动时间 2024.04.11
主题: |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二磨 |
主持人: |
王歆玥 |
对象: |
龚静菊 徐忆庭 |
地点 |
综合活动教室 |
日期 |
2024.04.11 |
过程记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是“大熊猫”,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大熊猫,太棒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都有哪些动物呢!看它们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播放大熊猫、马的图片。通过教师引导板书课题《艺术品中的动物》。 1.播放课件:《铜奔马》图片。师:看到这件艺术作品你是怎样的感受!生:和现实的马非常的相似逼真!师:对非常的逼真。动物是艺术家喜欢表现的题材。这件《铜奔马》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雕塑杰作,作品中的“天马”体形健美,昂首扬尾,三足腾起,一足悬踏“飞鸟”,既轻盈又重心平衡,充分显示出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继续播放课件,师:对比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2.出示老虎图片和陕西凤翔坐虎的图片,思考:这件坐虎给你什么印象?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它是什么人创作,干什么用的?它身上的人物、花卉、果实图案表达了什么寓意?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等。播放课件8,艺术作品中的虎与自然界中的虎哪个色彩更丰富? 3.课件出示展翅翱翔的鹰的图片,艺术品中和现实中的鹰有何不同? 4.课件出示猴子的图片,比较画家通过作品表现了猴子的什么特点?生:画家变现出了,活泼、可爱、伶俐。出示水牛摄影图片和国画图片,说一说课中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件?说一说你的理由。你觉得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和真实的动物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欣赏书中第一页的《热带飓风和虎》与本课中的作品,比较它们在表现方法、材料上的区别,体会艺术家和同学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请从材料、造型、花纹、用笔、四川等方面简单评述课中的作品。 作品展示评价 1.看谁对作品观察得仔细,评述有独到见解,我知道了作品中的动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2.学生作品欣赏,设计意图:知道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画笔也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不知道具体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如国画、雕塑等。 2.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关键是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作品,很多同学想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把本课设计成两个课时。教学评价: 龚:对鱼的外形的剪刻,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形状,可以强调对称,但还是可以有更丰富的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的鱼的外形可以多样化些。 学生虽然在课堂上掌握了一些纹样的剪刻,但由于不会组织,纹样的排列往往是直线上的一次罗列,缺少层次,在变化上也显得单一,一方面可以强调学生在纹样形状上的变化,也可以注意大小的变化,有两个班级在调整后,教师在黑板是简笔绘画演示和实物投影仪上直观演示以后,作业有了明显是改进。 由于是剪纸作业,并且要粘贴到作业本上,在指导时,虽然让学生在剪刻时注意鱼可以有大小变化,这样粘贴到作业本上可以有对比,也更好搭配,但教师缺少明确的尺寸,学生对大小的理解也比较含糊,导致有的同学都剪得比较大,一条大鱼就撑满了纸。另外在色彩上的把关也不严格,部分学生选的颜色太浅,影响了作业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比较恰当的作业让学生观察、对照。 徐:教学中临时想到了让学生添画,在鱼的周围,可以添画些水草、泡泡来丰富自己的画面,效果不错。但如果能在演示的时候把一些要点重复多讲几遍,或板书一下,让学生在添画时更合理些,就更完美了。 因此,在美术作业中,有意识的多开展学生作业的点评,注意规范的演示,加强作业个别辅导和信息反馈是很重要的。教师要考虑得周全些,指导得再细致些。 |
记录人:王歆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