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学科工作坊课题进课堂暨课题申报培训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大概念视角的小学中年级英语语音板块教学实践与研究》,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提高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2024年3月28日下午,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举行了“课题进课堂”——暨科实小教育集团英语工作坊教科研训一体化素养培训活动。导师张华英携教育集团英语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及南郊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潜心教研促提升
本次课例是基于“音形义”结合的大概念视角的四年级英语语音板块教学范式研究。首先,张华英导师进行了课堂观察量表的解读工作,并对工作坊成员进行了国内“大概念”教学的历程检视和实践展望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语音板块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培训。

精彩教学促提升
宋楷老师执教的内容为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学期《Unit2 After school (Sound time& Extended Reading)》,向大家展示了一堂基于“大观念”的课内外语音融合课。在“音形义”结合的大概念的引领下,吸引学生对语音字母A a/æ/的关注和感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A a的音形以及A a/æ/的发音规律,促使学生在绘本中将语音A a/æ/进行迁移和运用,不断形成新的语义。开发教学资源(绘本《Frank the Rat》、视频Sound of letter “A a”、自编教学内容等);并基于“音形义”结合的大概念视角,开展四年级Unit2的语音板块教学,让语音/æ/在语境、语料和绘本的结合运用中对比语音/ e ɪ /,尽显magic,让“音形义”结合的大概念引领下的语音板块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细致研讨促提升
秉着共商共讨、寻求改进策略以完善本课题研究的原则,在张华英导师的前期指导下,通过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理解,围绕“音形义“结合的大概念的引领作用是否达成?针对本课例,语音教学的范式是否形成?改进处在哪里?等问题,三组教师基于“观察量表”,结合课例,根据所观察的指标进行了研讨和分析,找出好想法,提出好方法。

第一组教师代表统筹本组的评价和意见,对观察指标A:在语境中感知语音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认为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堂中对语音A a /æ/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感知,并且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A a /æ/ 的音形以及发音规律。但是在A3指标中,学生对语音A a /æ/的迁移和运用能力还不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仍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和环节,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缓冲时间和练习来对语音的迁移做准备。

第二组教师代表对观察指标B:在语料中理解音形,掌握音律,并在绘本中迁移运用语音,形成语义进行了分析。指出课堂中通过字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A a /æ/ 的发音。教师对于课堂中的重难点,运用了一些学生喜欢的、易掌握的活动来分散难点,提高活动效率。例如教师能够够巧妙创设语境,通过儿歌、歌曲等趣味性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易于跟上教学节奏。绘本的拓展也为学生提供了书本以外的优质资源,加速了学生对语音A a /æ/ 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张华英导师对教育集团英语工作坊的全体成员进行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选择与申报”的专题培训。从“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确定研究课题?”三个问题出发,全面深刻地解答了学员们对于课题方面的疑惑。最终让学员们明白,教育科研虽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但我们应尽可能地去享受在路上的乐趣与惊喜。



教育科研重在学习与反思,重在实践与改善。教研互助才能共同成长。本次教科研训一体化新教师素养培训活动为新教师树立教科研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教师理解科研,喜爱科研,敢于探究,用坚定的步伐在教育筑梦这条漫漫的征程上迈开自己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