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堂展风采 赛课评比促成长
——南郊小学第五届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活力课堂教学范式,实现教育教学的减负提质,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打造幸福教师团队,我校于11月21日-30日举行了南郊小学“第五届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本次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历时两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共有12位教师参与比赛,最终以下6位老师获优胜奖。
语文学科
曹开萍老师执教的《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导读课,以冬奥徽章激趣导入,借助视频了解神话故事的产生及特点,从封面和目录着手获取信息。抓住“想象神奇”这一特点,领略长相奇、本领奇、情节奇并掌握阅读策略,借助资料了解我国以神话命名的科技工程名称,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并引导学生制定计划让阅读更高效。
吴越老师执教的《童年》整本书推进课,通过小说三要素串联了整堂课。学生通过山形图梳理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借助思维导图,学习梳理人物关系方法;利用人物形象卡,感知人物特点。吴老师还注重学生的阅读经验与情感体验的联结,通过发现主人公的成长秘密,迁移到学生自己的成长,将“所读的书”和“所经历的生活”建立了联系。
李晓东老师执教的《母鸡萝丝去散步》一课,发挥了绘本阅读的功能性及趣味性特点,训练了孩子语言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在欢笑中,引导孩子如何去读绘本:仔细看,大胆猜。
数学学科
王梦娇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一课,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而正确的表象,有效形成线段的概念。学生在“拉毛线”中感受线段的“直”,在把毛线请上黑板中自主生成线段的“端点”,在独立创造线段中发现线段“有长有短”,在画线段中进一步构建线段的模型,最后通过“几点画线段”的活动赋予所学知识的延展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陈雨荃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以熊大、熊二找蜂蜜为情境,引发学生“统一标准”的需求,通过认标准、比划标准、找标准这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丰富表象。课堂中通过用“1厘米”小棒摆一摆、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亲历刻度尺的构建过程,领悟测量长度的本质——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最后通过测量线段、绘制线段,培养学生的量感,积累测量经验,为之后的长度单位学习打下了基础。
英语学科
宋楷老师执教了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Revision & Sound time),向大家展示了一堂基于“大观念”的课内外语音融合课。围绕育人主题Be a polite person,以“a magic box”为主线,将主文本的复习提升、语音板块教学和语音绘本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What’s in the magic box? 引出How to order? How to serve?学会礼貌点餐和服务,在语境中操练句型;Sound time板块以Where’s the magic box?带领学生感知x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总结x的发音规律,学会在家中也要礼貌相待,最后结合课外绘本强化对含有字母x的单词的发音和拼读,让学生运用所学语音续编结尾,并让学生通过“辨一辨”,明确朋友间要礼貌和谐相处。
本次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澎湃的教育激情、共生的教育智慧仍激荡在每一位南小教师的心中。带着对“幸福教育”的憧憬,带着对“活力课堂”的思索,我们将再一次出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深钻教材,变革课堂;在教育教学的旅途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