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研训一体化”、区域、集团内资源互通、同类课题协作共研的工作理念下,为进一步深化活力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研与科研双向融合,推进“活力课堂”实践研究,赋能学校科研能力的再前行,2023年3月23日下午,开展了“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堂协作研究共同体”暨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第三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科教新城南郊小学承办,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倪夙敏老师、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共同体学校、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的教科室主任们和课题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
理论学习与回顾
科教新城南郊小学胡建鑫老师基于课题研究主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与研究》《善用数形结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现状及策略》三篇文章进行了理论学习与回顾。
文中主旨为:1.数字和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当二者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相互转化。数字和图形是有联系的,被称之为数形结合,降低数学问题难度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有助于学生突破数学学习难点。2.数学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这五种思维品质并非各自独立,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了一种综合的数学思维素质。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套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指导,并在平时的指导下,强化五种能力的培养,从而迅速、高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养成。……这些理念与所研究课题有着紧密的锲合度,体现了课题开展的价值性,同时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胡建鑫老师从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节课例研究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六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现阶段的研究情况。
课题研究课
研究主题:五年级数形结合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胡建鑫老师执教了本次的课题研究课。胡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以形助数、数形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形成和内化分数的概念,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深刻性。
观课交流
秉着集团学校间合作、共商、互助、共享,发现自身问题,寻求改进策略,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的理念,以课堂观察量表为载体,南郊小学数学课题组和各校教科室主任根据“观察量表”,基于课堂“实证”对“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了分析研讨。
南郊小学课题组成员们根据课堂观察量表中“数形结合的概念教学策略运用”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两个指标维度开展了课例分析。课题组成员一致认此次的课例研究是符合五年级学生概念学习的一般规律,运用以形助数、以数助形、数形互助的数形结合方法让学生感知、形成和巩固内化概念,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升。
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教科室柴荣萍主任围绕课堂观察量表中的第一个指标维度进行分析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建议对于单位“1”以及分数单位在课堂上还要进一步强调突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形成和内化分数的概念。
鹿河小学教科室施晓磊主任针对课堂观察量表中的第二个指标维度中的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表现,结合课堂“实证”进行分析,并提出数学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可以站在质疑、内省更高层次的方面来观察。
城厢镇第四小学顾敏莉老师聚焦观察量表中的思维深刻性表现的指标,肯定了课例在问题设计、核心素养、习题拓展中思维呈现层层递进,但是在单位“1”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培养还需更加深入。
高新区第四小学教科室杜林主任结合对观察量表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观察后,分析指出在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具体的“形”来表示题目中的“数”,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化概念,更多的指向课题主旨。
专家点评
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倪夙敏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并对本次课例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他指出课例研究最终应指向概念教学策略的提炼,在设计时应紧扣概念教学的方法进行板块化设计,梳理每个板块中学生概念学习的瓶颈,研究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突破每一板块的瓶颈。最后,倪老师对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指导,强调一定要进行理论学习,不断的进行概念再界定,理解定义,表述概念。要善于将每一次的课题研究结果进行图示化与流程化,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与品质。
以研促教,以教助研,科教融合,
区域引领,科研协作,赋能前行,
相信在区域科研处的关怀指导下,在同类课题共同体学校和联盟校的协作下,南郊小学将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加快研究的步伐,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