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厘清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德育应用的研究,完善和健全课程的实施机制,2024年11月15日,在课题主持人余庭琪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课题组成员相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学习进行课例研究。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育是对人生命的成全,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是人本能的脉动,“以体育人”是护佑生命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双向共融,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相信由“体育”到“体育+育人”是体育教育成熟的标志。以身融思、以体证政,也是体育教师价值的提升。路长且阻,奋斗有我,未来可期。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德育应用的实践研究 |
课题类别 |
太仓规划 |
立项编号 |
L2022047 |
出席对象 |
余庭琪、谷易成、张介亚、朱国民、张青、贾寅梅、余晟 |
地点 |
合班教室 |
时间 |
2024.11.15 |
研究主题 |
心理健康——前滚翻与游戏 |
所要解决问题 |
1、让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体验团身紧的感觉;在前滚翻与游戏中使学生能体验到前滚翻的技术动作,体验一蹲、二撑、三低头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学生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突破自我的心理恐惧,感受从不敢到顺利翻滚过去的成就。 |
研究方法 |
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二、准备部分。 1.趣味慢跑 2.徒手操 3.专项热身小游戏:“怪兽抓小刺猬” 三、基本部分 1.复习低头看天空向前滚动 2.小游戏:摇啊摇 要领:团身像球一样,前后摇动,当听到起来口令时,迅速站起来 3.结合口诀学习前滚翻 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蹬地滚动像圆球 4.两人一组保护与帮助 5.利用秘籍,练习低头夹颈一)、教师讲解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 四、比赛与游戏 (一)、两人一组比赛 (二)、趣味接力跑 五、体能练习 1.胯下击掌 2.滑雪跳 3.左右直拳 4.波比跳 5.交替摸脚 6.深蹲 7.站姿肘碰膝 8.弓箭步 六、结束部分 1.拉伸放松 2.总结评价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思考: 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学科融合理念的落实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拓展运动素材,教授相应心理知识;创设课堂情境,引导探究活动开展;合理划分小组,促进学生团结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培养心理技能;落实家校共育,充分发挥评价作用五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展开探究。旨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中充分落实学科融合理念,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达成教学目标,能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方法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点。而要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也是相当必要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如今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教师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正确的心理健康方法,这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科融合理念下,基于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双重目标的落实,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课堂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针对心理健康技能的学习开展探究活动。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产生活,心理健康本身就是应用体育技能的重要体现。情境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情境创设能让整节课的教学都事半功倍。结合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开展相应的游戏,教师不仅能提高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一定的心理健康技巧,对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教师需要积极在导入环节拓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相比过去单一学科为主的教学,学科融合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同时,其也对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其就不仅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体育知识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技能水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知识薄弱点,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教师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对于学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划分学生小组,促进学生团结分工合作。
|
物化成果 |
《心理健康——前滚翻与游戏课例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