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十三)

作者: 时间:2023-12-05 点击数:

主题:

研讨《忆读书》

主持人:

包珠凯

对象:

五年级语文教师

地点

 

楼办公室

日期

12.5

过程记录:  

包珠凯

一、教材基本信息和学情分析

《忆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爰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五年级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生活积累,感性材料丰富,部分学生在教学准备中就已有比较完整的推荐构思。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主要是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活动,明确"推荐什么”和”怎样推荐”,逐步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索然无味”等词语的意思。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学习读书方法,感受读书乐趣。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交流各自的读书经验与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l

教学难点: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内涵。

四、思政资源

1.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轶事以及名人名言。

2.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如:冰心、巴金等。

3.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杨秋明:

—、话题导入,走近作者冰心

1.课前猜人物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课文《忆读书》(齐读课题)。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

3.关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呢?(生交流,师相机出示作者资料。)

(她是一位现代作家,她特别喜欢少年儿童,她的作品吸引了无数小读者,我们亲切地叫她“冰心奶奶”。)在89岁高龄的时候,她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美好的读书经历,并用她一生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作家冰心,让学生对这位著名作家有初步的了解,对冰心的作品产生兴趣,从小让学生亲近图书、亲近文学,对读书进行启蒙教育。

二、默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圈出相关词语。

2.学生交流:时间顺序。明确表示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十二三岁时,中年以后,1980年后。

同学们运用圈画的方法梳理了信息,方便又快捷。(板书:圈画)

3.你还能继续运用圈画法找出作者在不同时间读了哪些书吗?

4.看,老师画了一根时间轴,再把我们梳理到的信息添加上去,你觉得怎么样?

是呀,通过列时间轴的方法,就能把事情梳理得更加清晰明了。(板书:列时间轴)

5.你能通过时间轴说说冰心奶奶回忆了哪几件读书的事情吗?

你概括得真好,同学们,我们通过圈画、提炼信息要点,就能把一篇较长的文章梳理得既清楚又明白,这就是梳理信息的好处。(板书:梳理信息)

三、把握要点,体会读书感受

1.体会“读书好”。

(1)出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6自然段,圈画重点信息完成表格。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一:七岁

《三国演义》根据交流呈现表格:

教师相机指导。

关于读书方式:

①理解“津津有味”,体会作者儿时对书的着迷。何为“一知半解地读”?结合内容说—说理解。为什么作者两次把书丢下,又继续读完?抓住“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体会作者读书投人,反复阅读。

②介绍章回体小说。

出示: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

出示各类书中的回目读—读。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读完这些回目,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就是被这些回目深深吸引,所以从阅读一本书变成阅读—类书。

作者反复读《三国演义》越看越明白,甚至引起了对章回体小说的兴趣。这不就是读书的好处吗?

③比较阅读发现《荡寇志》人物没有个性,而《水浒传》着力描写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④看过《水浒传》吗?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

比如“豹子头”林冲棒打洪教头,武艺高强;“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侠肝义胆;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有勇有谋……

瞧,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作者尤为欣赏《水浒传》的原因,也是她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小结:像这样圈画、提炼信息要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故事的内容。(板书:提炼要点)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名著人物、情节的探讨,让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对于故事人物中的性格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启蒙。

3)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运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提取信息的方法,完成表格。

预设二:十二三岁、中年《红楼梦》

①据交流呈现表格:

②教师相机指导:

对于《红楼梦》作者进行了反复回读,前后两次有差别吗?

同一本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也会不一样,真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啊!

(3)刚才我们用图表法较快地梳理了课文内容,并抓住要点来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那如果你竖着看呢,会发现什么?

①阅读的时间很长:七岁-1980年,70多年的阅读时间。

②阅读书目多而广。

补充原文片段,了解冰心阅读的其他书目。

鲁迅先生也曾告诉我们“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猫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③阅读方法多样。

的确,“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些读书方法我们至今都受用。

④阅读好书的标准。(人物生动、情节精彩、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冰心奶奶在回忆读书经历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齐读第8自然段。冰心读书的最大快乐在哪里?你的读书快乐在哪里?结合具体的读书经历来说—说。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能获得美感,增长知识,有助写作,提高修养……

⑤小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是从作者的经历,还是从自己的经历,都可以看出读书是有好处的。难怪人们总说“开卷有益”!

【设计意图】

通过对名人名言的交流,了解到读书对于启迪智慧,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打下基础。

董欢:

四、总结方法,拓展延伸阅读

1.同学们,回顾冰心的读书经历,现在你明白冰心奶奶对我们说的话了吗?

2.指名交流。

3.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们吧!

4.拓展:读书名言

5.课外阅读推荐: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

6.总结:冰心能成为一名作家,与她的好学乐读、会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今天起,让我们带着冰心奶奶的读书方法“多读书、读好书”,逐步感受“读书好”的妙处!

【设计意图】

课后为学生推荐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使得课内的阅读和课外的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把读书的好习惯带到学生的

 

生活中,用文学滋养学生心性,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板书设计:

26 忆读书

26 忆读书

读书好  圈画

多读书  归纳

时间轴

读好书  列表格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