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作者: 时间:2023-10-23 点击数:

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 备课组       组长 秦海燕     活动时间 10.23

主题: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主持人:

候璐

对象:

四数老师

地点

 

三办

日期

10.23

:本单元包括了简单的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分段数据、简单的调查表、平均数的含义以及球简单的平均数5部分内容,共需要5个课时。统计表以前孩子有接触过,重点放在条形统计图、数据的整理和平均数的计算。

秦:教学P40页例1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认识统

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学时可以先山示教材提供的数据,让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

方法表示这些数据,以激活学生已有的描述数据的经验;再出示题中的统计表和

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统计表和统计图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统

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进而初步认识条形

统计图。例2的教学,要止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生动探索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初步体会到分段整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例题给出的信息,让学生说说怎样解决“大,中小号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的问题,要按什么标准对鼓号队员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明确:可以先调查效号队员的身高数据,根据大、中,小号服装所对应的身高范围进行整理。接着。出示鼓号队员的身高记录单。让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得出:可以用国“正”字的力法整理鼓号队员的身高数据。然后,明确像这样按照一定的数值范围对数据进行整理也叫分段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整理,并把整理的结果填人规计表。组织交流时,要让学具体说说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些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上面的过程,说说是怎样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分段整理数据的,井适当归纳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王:2教学P49页例3时,可以按教材提供的线索组织学生活动,同时做到以下

几点:第一,问题情境的数学味要浓,认知冲突要强烈。要充分利用套圈比赛这

个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

”的问题,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形成欲求不能的状态,进而主动投

入到探索活动中去。第二,紧紧围绕平均数意义的重点组织学生活动。提出问题

后,不要急于讨论和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要先让学生结合已有

的解决分问题的经验,自 己想办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并通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就是用各人套中的个数的和除以套圈的人数,平均数只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第三,解决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候:练习七的教学,要继续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断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的经验,感受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过《动

手做》收集数据,体验“不确定”里有“确定”练习七的后面有一次《动手做》,

安排一项实验:用滴管往一-枚1元硬币上滴水。探索的问题是:在水不外溢的情

况下,最多能滴多少滴水?要求先估计滴数,再做四次这样的实验。教材希望学

生获得两点体会:第一,估计是否正确,应该用其他办法来检验;估计会有些误

差,但不能太大。第二,四次滴水实验的结果(1元硬币上存水的滴数)不完全相

同,但差不多。这就是“不确定”事件里的“确定性”现象。即:如果不确定事

件发生的次数充分地多,会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结果,这是重要的统计思想。

 

活动成效:梳理清楚第四单元的重难点

记录人 秦海燕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