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建国: 一、“数的世界”主要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内容 (一)提出问题,回忆知识。 教材首先提问: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除法运算中有什么规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这些问题由整体到部分、由上位到下位,涵盖了本学期教学的关于数和运算的所有知识,是回忆整理这些知识的基本线索。 本学期学习的数的运算知识主要是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前者包括除法法则、试商与调商的方法、除法的商不变规律及其应用。后者包括运算顺序以及用递等式表示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本学期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主要是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通过列表或画图,摘录并整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全面且完整地理解题意,为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或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搭建平台。 (二)编排11道练习题,把整理、应用知识落到实处。 张晶晶: 二、“图形王国”主要复习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升与毫升等内容 (一)提出问题,回忆知识。 有关观察物体、升与毫升的知识比较简单,而有关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比较多,有“线”的知识(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知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两条直线相互位置关系的知识(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等。教材提出问题:“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角?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平行线有什么特点?”这些是需要回忆和整理的主要内容。 回忆已经认识的线,应该整理线段与射线、线段与直线的关系,区分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不同点。 回忆已经认识的角,应该把这些角按大小顺序整理。如,怎样的角是锐角?怎样的角是钝角?怎样的角是平角?一个周角相当于几个平角、几个直角? 回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应该突出画在一张纸上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互相垂直;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互相平行。 (二)编排6道练习题,应用所复习的知识,加强理解。 张青: 三、“统计天地”主要复习可能性的知识,以及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 (一)提出问题,回忆知识。 复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教材提出问题:“本学期学习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了解了哪些关于可能性的知识?”覆盖了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教学的主要知识,回忆与整理知识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 统计图表是数据信息的载体。数据在统计表里分类呈现,便于人们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数据在条形图里借助直条呈现,能直观表达数据的大小,便于人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和深度加工。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移多补少”的结果,能反映这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经常应用于对两组或几组数据的整体比较,也应用于一组数据的内部分析。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比最小的数据大,比最大的数据小,介于最小数据与最大数据之间。 客观世界里,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一定会怎样或者不会怎样),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后者是随机事件。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随机现象。某个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也许有两种或几种可能,这两种或几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也许相等,也许不相等。这些都是本学期所教学的知识,教材提出“哪些关于可能性的知识”,就是要引起学生的这些回忆。 张晶晶: 四、“应用广角”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23、24题都是文字叙述的实际问题,学生对这些事情及其数量关系比较熟悉,只要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策略和有关数学知识,就能独立解决。教学这两道题,要广泛交流怎样理解题意,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怎样确定解题步骤,怎样检验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5题用统计图表示灯塔上一盏照明灯的发光规律,题目比较新颖,也比较有趣。第(1)个问题“第4、5秒照明灯是亮的还是暗的”,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所表示的基本信息,识别条形图上哪些时间灯亮、哪些时间灯暗。第(2)个问题“几秒后亮灯的情况和前面开始重复?照明灯发光的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探索并发现周期规律。第(3)个问题“第39、40秒照明灯是亮的还是暗的?”应用周期规律对后续的现象作出判断。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发现周期现象,得出周期规律,找到一个周期的时间以及灯亮与灯暗的次序。所以,教学重点要放在第(2)个问题上面。照明灯亮和暗的一个周期是“亮2秒—暗1秒—亮1秒—暗2秒”共6秒时间。根据这样的周期规律,判断后续时间是灯亮还是灯暗就不难了。 第26题调查本小组同学每家的图书本数,并制成统计表。这次统计活动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设计调查方案,独立进行调查活动,用获得的数据来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