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信息 备课组 组长 侯海燕 活动时间 2025.4.22
主题: |
《从<西游记>到编程世界》教学交流 |
主持人: |
王玉香 |
对象: |
侯海燕、王玉香 |
地点 |
四楼办公室 |
日期 |
2025.4.22 |
活动记录: 1. 主讲人交流。 王玉香老师:教学交流五年级下周的教学课题是关于编程《从<西游记>到编程世界》,教学设计如后。 2. 集体研讨。 侯海燕老师:本课分为两学时,教学目标是:熟练掌握Scratch中克隆控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克隆技术实现简单的编程效果。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引发的内存过载、侵犯权益等问题及其原理;形成技术应用的边界意识和伦理判断力,明确在技术使用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即有技术也有信息社会责任。 第一课时,导入时借用神话故事《西游记》动画人物孙悟空的本领,利用孙悟空毫毛变出分身打败天兵天将的动画片段,这里其实就可以了,至于AI换脸诈骗新闻片段,结合新闻案例解释原则含义和重要性,可以放在总结拓展部分,提升本课的教育意义。 打开Scratch软件,复习克隆相关控件,如 、 ,再加上认识本体、克隆体,为接下来完成任务厘清思路。 王玉香老师:任务1改写吃豆精灵程序环节,提供上学期学生的吃豆精灵作品成品,为体现计算思维,可让学生先演示利用克隆方法,经过简单修改,可以大大优化游戏角色数量,老师再补充一下。因为前面学过了,不需老师直接演示了。为了让学生都完成可小组协助。 侯海燕老师:在任务2制作孙悟空分身术环节,可以先让学生看效果视频,观察动画里角色,说一说角色各自的动作,再进行脚本编写。编写脚本可以师生一起示范,再让学生尝试。伦理讨论环节,怎么进行利用克隆技术进行虚假宣传、恶意攻击等伦理问题? 王玉香老师:打算克隆声音,照片形象进行AI换脸,坏人利用AI技术克隆出你本人的形做坏事等进行升华本节课的信息道德与信息责任教育。 第二课时就继续上节课的内容,以问题驱动学生,如何让某一个克隆体,而不是所有克隆体响应事件?如第一个孙悟空空中转圈、第二个孙悟空挥金箍棒。或者符合条件的克隆体才执行该功能,该怎么处理?创建一个变量 “克隆体编号”,在克隆时为每个克隆体赋予不同的编号,然后通过条件判断语句 “如果克隆体编号 = 1,那么执行空中转圈动作”,实现让第一个孙悟空空中转圈的效果。 接着就是提高拓展任务进行游戏创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新性思考与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的克隆技术和控制方法,设计一个新的游戏或动画。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先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创意,再动手尝试。可以设计如 “保卫花果山” 游戏,通过克隆众多小猴子抵御妖怪进攻;或者 “梦幻花园” 动画,克隆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花朵等。 |
活动成效: 让授课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细化一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提升,避免了灌输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了更多应用,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合作学习。 |
记录人:侯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