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信息集体备课活动11

作者: 时间:2025-05-09 点击数:

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信息 备课组      组长 侯海燕     活动时间 2025.4.29

主题:

<西游记>到编程世界》课后研讨

主持人:

侯海燕

对象:

侯海燕、王玉香

地点

二楼电脑室

日期

2025.4.29

活动记录:

1. 集体研讨。

侯海燕老师Scratch克隆的知识,结合已学内容,创编了克隆教学内容——从《西游记》到编程世界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对克隆控件的使用有了初步掌握,能够在吃豆精灵程序和孙悟空分身程序中运用相关控件实现基本的克隆效果,基本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协作氛围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得到了较好落实。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和伦理讨论,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现实中的潜在风险,对信息伦理有了初步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有一定成效。

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情境导入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西游记》和AI诈骗新闻等素材引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课程主题。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在介绍克隆控件和编程克隆“三不原则”时,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和操作流程。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小组协作中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教学内容的设计整体较为合理,将编程知识与信息伦理有机融合。不过,在克隆技术潜在风险和信息伦理的讲解上,可以进一步挖掘深度。例如,在讨论克隆技术被坏人利用的案例时,只是简单分析了危害,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预防此类问题,导致学生对信息伦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另外,实践任务的难度梯度设置可以更细化,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在优化吃豆精灵程序和制作孙悟空分身程序时,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

王玉香老师:课堂组织与管理方面,基本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但部分同学上课会下座位游荡,难以把控。这反映出我在课堂监控和引导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

针对这些问题,后续教学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操作前,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优化小组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在信息伦理教育部分,引入更多法律知识和技术防范措施,拓宽学生视野;在设计实践任务时,设置分层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堂管理能力,更加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讨论方向。

 

活动成效:

对于《<西游记>到编程世界》这节课进行了听课反馈,从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依据新课标加上的信息道德与伦理方面的内容等进行总结经验,也找出了这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以后的教学有示范作用。

记录人:侯海燕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