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作者: 时间:2023-09-12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教科室

一、指导思想

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坚持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践行四敢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和科研强教战略,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明晰让研究更聚焦,让方法更科学,让成效更久远,让成长更快速"的方向,建设活力科研工程,高质量引领学校科研常规工作,加强学校活力科研队伍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优化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引领精准、研究扎实、指导专业、服务创新”为要求,扎根教育现场,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依托各类科研共同体,开展协同科研;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管理策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与特色,使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愉快。

1.引领精准。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靶向,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引领学校管理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形成。苏州市和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为抓手开展系列课题研究,通过校本研训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融合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科专业品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水平。

2.研究扎实。根据“双减”“五项管理”等教育治理需要,加强以“落实新课标”为侧重的一线教育研究,运用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开展服务学科专业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强化基于问题的循证过程,寻找最佳解决策略和途径,总结教育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更好地落实学校幸福课堂的教学主张,提升学校品质,实现师生最优发展。

3.指导专业。建设科教融合的科研教师队伍,加强科研指导力量,增强专业指导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过程与学科的研究活动,助推学校色发展和学科专业提升。以“教科研训一体化”为着眼点,促进科研成果形成。通过校本研修、校际联盟、协作共同体等活动促进教师个体有效生长。

4.服务创新。以集团协同研讨、课题协作研究、主题专项调研、邀请专家线上现场指导等方式创新与拓宽服务渠道,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研修方式联盟协同研讨、课题协作研究、科教融合主题研究等方式拓宽服务渠道,进一步释放科研活力,为学校教育决策做好参谋,为学校课改做好引领,为学校科研做好服务,为学科建设做好助手。

三、重点工作

(一)以专业阅读为基点,夯实教育研究之基

树牢“理论为研究奠基”的理念,紧抓理论学习不放松。引领教师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理论素养,教育科研发展积聚能量。

1. 在课题研究中开展主题性阅读。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展主题性的阅读活动,让阅读学习更为聚焦和专业。一是做好学校在研课题的主题阅读,聚焦项目化研究、幸福德育课程、书香家园建设、数形结合、小学生思维品质训练、课堂观察、习作关键能力等核心内容,各课题小组组织教师做好相关文献研究、理论学习,增强科研的能力。二是动员教师酝酿和申报课题,借此过程,促使教师主动阅读、专业阅读,以此获得更多的理论准备,为教育科研积蓄能量。三是引领教师研读关于做课题研究、做教育科研的书籍,让教师更为切实地去了解科研,消除畏难情绪,尝试适时的研究。

2. 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广泛性阅读。首先,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自主阅读。利用好学校订阅的办公室期刊、人大复印材料等载体,阅读各自感兴趣的书籍。学校筛选一批优秀读物开展教师假期阅读推荐活动,以此来激励教师阅读。其次,开展好《燃荻》的理论推荐和阅读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燃荻》的理论学习与交流。再次,学校重点开展好阅读交流活动。围绕学校推荐共读书目,全体教师展开研读并进行主题性地读书交流和沙龙活动。

以科教融合为亮点,探索教育科研的路径。

科教研训一体化是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我校秉持科教融合的理念,逐步深入科教研训一体化的探索,期待形成校本化路径。

一是加强教育和科研的共同引领。联合教导处,对教研、备课、课堂教学等常规活动,做出科研引领。在读书交流、专家培训、幸福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中,增进教科融合性,给与教师更有实效和长效的引领。同时指导教师借助科研的方法,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以各级各类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科教研训一体化。一是每月将“幸福教育”学科工作室为平台,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主题式”研讨活动。老师们通过设计课例方案、执教课题研究课、进行研课等活动形式,积极参与科教研训一体化,把教研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形成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3 个苏州市“十规划课题《项目化推进小学“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区域推进乡镇学校幸福书香家园建设的实践研究》《指向“三气”培育的小学思政“非遗+”文化传承研究》4个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将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形成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校内优秀案例和论文评比活动,择优向省级刊物推荐发表,促进成果提炼、转化与推广梳理阶段研究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筹备课题中期评估活动。指导主持制定学期计划,每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各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方案,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开展理论学习,实践研究。

(三)扎实过程管理,彰显教育研究之真

秉承“求真”理念,追求“求善”之道。不断创新课题网络化管理机制,通过“月检月报”管理方式优化,抓实各级各类课题“学期汇报”与“年度报告”,持续强化各级各类课题的过程性管理,着力提高研究本身的质量和科研创造的质量,实现管理专制(科教训融合)、研训转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转变(加快专业发展)、课堂转型(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强化各类课题的申报指导。做好各类课题申报前的选题和申报书撰写指导,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服务,进一步提高课题的立项率。同时,倡导教师立足学科课标落地与课堂教学“六认真”积极开展小微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和科研思维,积极思考与科学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积累研究经验。

二是全程关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总结“月检月报”经验,不断完善课题管理方法。落实“学校——研究组——教师”研究体系及分层分级的规范管理要求,明确与规范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组织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认真学习,让大家目中有向、心中有规。日常开展月检工作,了解学校在研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督促课题研究成员重视基于科教融合的过程性管理。进一步规范课题结题管理,提前做好成果提炼和课堂展示准备。

三是开展教育科研方法培训。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指导或录制微视频、供给线上资源。特别围绕在科教融合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科研方法,指导研究活动主题如何确立、研究方法如何适切应用、课堂观察量表如何制定与运用、以学思教的研究成果如何提炼与推广等,逐步解决教师科研方法欠缺、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等问题,让课堂教学质量在科教融合中获得优化提升。

(四)以成果提炼为契机,优化教育科研质量

积极内因外联,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成果梳理与提炼,搭建论文撰写、课题总结等培训平台,主动联系优质期刊社,向其推荐学校优秀研究成果。组织教师积极向《太仓教育》等杂志社投稿。组织教师参与省市级各类论文评活动,如师陶杯、黄浦杯、行知杯等论文评比。为教师搭建多元化成果展示平台,通过评比与发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成果提炼。借助成果提炼的过程,进一步凝练学校教育科研创新路径和经验,加强宣传辐射,尽力优化成果质量。

月行事历:

1.召开新学期课题组工作会议。

2.完成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3.开展校级假读书心得评选。

4.组织课题组开展文献研究。督促各课题主持人根据研究主题,搜集网络文献,形成理论学习材料,上传到本课题网页的“理论学习”栏目,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活动。

5.开展科研方法专题指导。

6.完成《太仓教育》征稿推荐。

7.完成《燃荻》文章推荐。

8.组织教师参加苏州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

1.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2.开展幸福教育学科工作室月课例研究课。

3.教科室主任专题讲座《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与实施》。

4.组织教师学习并撰写《燃荻》读书心得。

5.课题组研讨制定课堂观察表。

8.组织教师参加苏州陶研优秀论文评选。

十一

1.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2.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燃荻》推荐文章,完成摘录。

3.组织开展十一月份“幸福教育”学科工作室课例研究课。

4.完成《太仓教育》征稿推荐。

5.开展青年教师教科研培训活动。

十二

1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2.组织教师进行《燃荻》读书心得交流。

3.组织开展十二月份“幸福教育”学科工作室课题研究课活动。

4.各教科研组开展观课与评课,完成一份观课报告。

5.布置教师撰写本学期相关主题的期末论文。

1.完成论文统计工作。

2.召开教科研组长会议,梳理本学期的研究成果。

3.举行论文交流活动。

4.准备学校科研工作年度考核。

5.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6.开展苏州市教育规划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