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总结

作者: 时间:2024-01-09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学期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总结

本学期根据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针对教科室主任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继续推进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进一步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科研水平,从而促进学校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对照期初制定的计划扎实有序地完成了学期“七个一”工作。

一、制定计划,有序推进

学期初认真解读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学期计划以及学校的工作计划,思考上学期科研工作的亮点和存在问题,主动与分管校长及科研骨干集体商讨,以专业阅读为基点,夯实教育研究之基;以科教融合为亮点,探索教育科研的路径扎实过程管理,彰显教育研究之真;以成果提炼为契机,优化教育科研质量四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有操作性的学期计划,计划将分别从科研队伍的建设、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有效推进、“十四五”课题的研究推进和管理成果提炼等方面,扎实研究过程,提升教科研实效,并把主要活动细化到每个月中,形成月行事历,有序推进。

二、参与课题,有效引领

本学期由我和王斌校长主持的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化推进小学“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先后开展了幸福班宠幸福故事”“有版有演”等项目,与金晓吉副校长申报的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课题《基于大概念视角的小学中年级英语语音板块教学实践研究》先后开展了3A Unit2 In the library (Sound time+Extended reading)5A Unit5 What do they do?Sound time+Extended reading)Unit6 At the snack bar(Sound time+Extended reading)课例研究和理论研究,初步形成了基于大概念视角的小学中年级英语语音板块教学范式。作为教科室主任放大个人效应,在自己研究课题的同时指导课题组制定好学期计划表,指导其制定观察量表、课例设计、开展课题研究等,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并对照结题要求做好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档,以及课题成果的梳理等工作。

三、科教融合,有效研训

本学期依托教育集团科研联盟共同体、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继续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先后开展了太仓市小学英语三年内新教师教科研训一体化素养培训“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堂协作研究共同体”暨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第三次研讨活动“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暨教育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第五次研讨活动小学英语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儿童哲学的小学英语思政文化课型研究进课堂暨新教师教科研一体化素养培训活动,科实小教育集团英语工作坊活动等教科研训一体化活动,秉着集团学校间合作、共商、互助、共享,发现自身问题,寻求改进策略的原则,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的理念,以课题为载体,坚持立足教学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一次次活动中,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

四、阅读提升,夯实研究之基

本学期重点读了夏雪梅博士撰写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做好读书笔记以及批注,及时把文中的想法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把书中所学到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课题实践中了解了基于学校层面推进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素及框架,并在项目化方案设计1.0的框架基础上改进至2.0版本,关注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再建构与创造,实现学习者心智转换,创造出新成果。而且将2.0的项目化设计框架运用于本学期的项目化研究中,推进“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内涵,丰富课程项目的建构。

五、讲座培训,提升教育科研方法

在苏州市“课题进课堂”北片区小学研讨活动中我作了题为《“课题进课堂”:教科研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讲座培训,从审视 :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探寻 :课题研究的新路径;实践:课题进课堂;收获:“课题进课堂”的成果四个方面,让“课题进课堂”真正成为教科研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2023年12月6日,为集团内青年教师作了题为《走进“小课题”做幸福的研究者》,从小课题的特点、优点、选题与做题四个方面做了分享,细致讲解了小课题从选题到做题、结题的过程。通过系列培训,让教师们掌握前沿的理论和相关的科研方法,逐步解决教师科研方法欠缺、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等问题,让课堂教学质量在科教融合中获得优化提升。

    六、带好团队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本学期,科研团队的建设重点继续放在科研骨干和“幸福教育”青年团教师的建设上,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重点围绕课例设计撰写、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对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的分层辅导,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先后邀请了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严乃超老师来校进行有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培训。严老师详细解读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并展示了跨学科教学系统的设计图表与整体架构。邀请了滕月芳、范胡萍、曹丽萍、柴荣萍、赵红兰等市级骨干教师来校送教送培,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自主研修、专家把脉等多种形式的团队建设,让不同老师得到不同的发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培育好科研骨干。

    七、成果提炼优化教育科研质量

    积极内因外联,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成果梳理与提炼,搭建论文撰写、课题总结等培训平台,主动联系优质期刊社,向其推荐学校优秀研究成果。组织教师积极向《太仓教育》等杂志社投稿。组织教师参与省市级各类论文评活动,如行知杯陶研杯、苏州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为教师搭建了多元化成果展示平台本学期,学校教师发表论文省市级共计8篇,教师论文获奖省市级共计28篇,其中李智英老师的论文获“行知杯”一等奖,吴越、杜璟怡老师在陶研杯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通过评比与发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成果提炼。借助成果提炼的过程,进一步凝练学校教育科研创新路径和经验,加强宣传辐射,尽力优化成果质量。

 

执笔人:张华英

2024.1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