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教科室
一学期以来,学校教科室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和科研强教战略,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建设“活力科研”工程,规范引领学校科研常规工作,加强学校活力科研队伍建设,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科研意识
一是理论阅读。教科室以“幸福书香家园”建设为契机,组织教师在全校范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先后开展了四期“幸福书香家园”读书分享活动,除了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目,还组织教师学习了《燃荻》,依托各个教研组及 “幸福教育”青年团进行分享和交流,发挥了《燃荻》在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们把读书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养成常读书、爱分享的好习惯,帮助青年教师为自己设置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二是专题培训。以推进苏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城镇学校幸福书香家园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契机,邀请到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云晓老师来校为教师和家长们进行专题讲座和课题指导;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杂志江苏省品牌建设推广中心主任毛婷瑜老师来校为教师们进行论文写作指导;邀请了太仓市科研处的专家们来校进行课题中期论证。三是外出学习。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同类课题协作共同体活动、市级及以上的科教融合活动,在外出学习培训中提升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加强课题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一是规范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学校共有在研课题8项,苏州市规划课题3项,太仓市规划课题5项。田凯、宋楷老师主持的太仓市规划课题于4月份开题,教科室对其做好开题的指导工作。此外,有六个课题均进入了研究中期,教科室积极与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进行沟通,提出申请,为开展课题中期论证搭建平台,指导课题组撰写中期报告,开展课例研究,顺利完成了集团内的中期和结题论证工作。本学期,教科室以“课题月检月报”为抓手,规范课题的过程性管理,让课题研究科学有实效。二是落实课例研究,强化教科研训一体化。本学期教科室全面开展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科研方法的教科研一体化活动。以每月的课题研究为抓手,要求一学期不少于三次课例研究,组织课题组努力做好以课题为引领,以问题为驱动,以课堂观察为方法,以课例研究为形式,开展专题性、系列化校本研训,实行“课题引领-科研策划-教学搭台-共融推进-研训补位”的运行机制。每一次的课例研究要有以下流程:课堂观察量表解读——课例观摩——理论学习——教师说课——基于课堂观察量表研讨——组织汇报——梳理成果,让全体教师在课题研训中获得科研与专业的同步发展。三是以科研共同体为平台促进科研提升。本学期继续以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二大科研协作平台,在前期已形成的科教融合成熟经验和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教科研训一体的协作活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先后带领学校课题主持人参加了高新区第四小学和城厢镇第四小学的数学活力课堂研究共同体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科研方法,关注研究过程,学会理实结合和科研提炼。开展集团科研协作共同体之间的课题“月检月查”活动,在自查和互查中,相互学习,共促共生。
三、搭建科研平台,积累教科研成果
一是做好各项论文赛事的通知动员工作。本学期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36届教海探航、“黄埔杯”、“行知杯”、江苏省管理论文、太仓市教育信息化论文、太仓市跨学科主题等论文参赛评比。科室及时做好征文信息的传达、论文质量的把关、征文结果的反馈等工作。“行知杯”征文活动,共征集论文29篇。参加论文评比4篇在省级获奖,太仓市获奖3篇,苏州市教学设计获奖11篇,苏州市小故事获奖1篇。二是做好教师论文推广推荐工作。学校积极将教师撰写的论文向《太仓教育》《苏州教育》《苏州教育研究》《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行知研究》等刊物推荐投稿。本学期学校教师论文共发表5篇,其中省级3篇,太仓市发表2篇,
2024年7月1日
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