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汇报表

作者: 时间:2025-01-13 点击数:

苏州市教育单位承担研究的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中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42025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项目化推进小学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2021/LX/02/077/03

承担单位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立项时间

2022年3月

王斌 张华英

联系电话

53405437

E-mail

363178529@qq.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本学期理论层面,继续学习深化课题关键词项目化学习“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对核心概念进行再界定。实践层面,先后开展了小学“SAE幸福文化课程之幸福仪式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小学“SAE幸福劳动课程之种植与饲养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小学“SAE幸福文化课程之幸福节日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一、“SAE幸福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SAE幸福德育即树立幸福的德育价值观。幸福德育不但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高级享受。幸福德育课程就是让德育课程改革在幸福德育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就是使幸福的理念贯穿德育课程改革的全部过程。这也就是说,德育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实现人的幸福作为行动的价值根据,如德育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改革的各环节都要融入幸福的元素。首先,德育课程目标制订应当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需要,要把那些能够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全员幸福的道德、精神和心理等元素纳入德育目标体系当中。其次,德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当把道德、思想、政治和心理品质等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幸福体验及幸福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内心感受到德育课程内容是他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从而真正认同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德育工作者也要特别注意开发和整合间接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资源,使之有效配合直接德育课程的开展,共同发挥对学生幸福体验和幸福能力培育的积极作用。再者,在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上要注意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建构幸福的能力。此外,对于德育课程的评价也应当把是否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增进个人的幸福能力作为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标准关注教师幸福及幸福能力的培养。

二、“SAE幸福德育课程项目化实施的选题和活动设计

1. 项目选题:.可以从哲学/争议导向产品导向角色导向三方面进行选题,也可以进行交叉选题。

2.项目活动设计路径:第一,解读项目内容,确定项目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第二,解析要素,确立核心知识,定位学习目标第三,评价前置,预设项目作品,分解项目学习任务第四,搭建支架,创新思维方式,推进项目学习

三、小学SAE幸福文化课程之幸福仪式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1. 项目启动

2.驱动问题:①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2. 项目实施:活动准备、活动实施过程

3. 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4.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5. 项目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6. 成果总结及反思

四、小学“SAE幸福劳动课程之种植与饲养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五、幸福文化课程之幸福节日课程——“非遗焕新彩 五育润童心”项目

1.项目启动:入项活动、驱动问题:①什么是“非遗文化”,“非遗文化”又有哪些呢?

②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非遗文化”的尊敬与热爱?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2. 项目实施过程:

活动准备: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非遗文化之漆扇”主题班会“非遗文化之扎染”主题班会等,让不同中队的学生了解各自所要项目化探索的“非遗文化”知识内含。

组织开展“非遗”项目实践体验课程。如各班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加开“非遗文化之漆扇”等实践体验课程,让学生能够真切体验到“非遗”项目的内含与技法。亲身参与非遗体验,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化内涵,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能放松身心,纾解压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开展“非遗焕新彩 五育润童心”项目活动各班派出志愿者和讲解员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体验活动

活动过程:①德育慧“心”——例如慈善绘画、你画我猜、八礼四仪等

②智育强“心”——例如科学小实验、二十四点、算数拥抱等

③体育健“心”——例如武术、舒尔特方格挑战、传统游戏等

④美育愈“心”——例如音乐治疗、活字印刷、书法等

⑤劳育润“心”——例如漆扇制作、植物拓印、扎染等

3.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非遗文化结合的相关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使其在校园内能够接触和体验到更多的非遗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心理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4.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5. 项目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6. 成果展示及总结反思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项目化推进小学SAE幸福德育课程实践的方案和路径。

 

 

四、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题研究在实施层面开展的比较多,但对于每次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梳理的理性认识层面还比较缺乏。没有做到“一案一得”。

下阶段还需加强理论学习,在基于深入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去开展实践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也会获得更多的成果。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二月份:理论学习,进一步厘清课题关键词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为课题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月份:小学“SAE幸福服务课程之家庭服务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四月份:小学“SAE幸福劳动课程之种植与饲养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五月份:小学“SAE幸福文化课程之幸福节日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六月份: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