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⑬

作者: 时间:2024-05-28 点击数:

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备课组        组长 吴越         活动时间 5.28  

主题:

研讨《春夜喜雨》教学

主持人:

王君

对象:

六语备课组

地点


四楼办公室

日期

5.28

活动记录:

1. 主讲人交流。

王君老师《春夜喜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2.集体研讨

陈叶青老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3.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春雨的美好,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了解诗句意思。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吴越老师:写作背景《春夜喜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金丽蓉老师了解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与李白齐名,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他的作品有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有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此,后人称杜甫本人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活动成效: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研讨古诗《春夜喜雨》。5位老师各抒己见,对古诗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记录人:吴越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