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记录: 王根生: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蒋杏芬: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例1情境图)同学们,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学生看图回答。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 (1)师:根据图中店员说的话,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棒!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3)师:怎样计算这个加法算式呢? 2.总结算法。 (1)(摆 )依据数的组成,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是50,再加4,就是54。 (2)(用计数器拨)十位上原有3颗珠子,再拨2颗珠子,就是5颗珠子,表示5个十,再加上个位上的4颗珠子,就是54。 3.举一反三。 教学课本第59页的“试一试”。 师:怎样计算34-20=K呢?同学们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交流做法。 杨思源: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2)指定两名学生全班演示,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全班学生口算。四人小组检查,有错的在组内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2)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不同,观察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减,再加一位数。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给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各自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想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