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四《作业设计探讨》

作者: 时间:2024-04-18 点击数:

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备课组        组长 张晶晶        活动时间 325      

主题:

作业设计探讨

主持人:

张晶晶

对象:

数老师

地点

 

日期

325

虞建国在新课程标准下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可以把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两种。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基于核心标准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的学情,在探究性作业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中,它与其他知识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就数学教学作业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了,也是落实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中只有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

张晶晶巩固性作业:即根据人的理解和记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 度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如公式、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和法则等重现型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具体可以体现在:

对课上知识整理巩固的作业 堂课下来,很多学生并不能马上将课上的动力弄明白。这就要求学生对课上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较不易理解的题目进行整理,这样才能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东西。

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改编或选编- -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但量不宜太多,否则,学生若应付的话会没效果。

分层作业:“分层次”作业的设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作业开始选择,以掌握双基”,然后逐层尝试,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的层次。开展分层次作业设置时,应注意设置方式的灵活性。对于新授知识点的作业,可以先推出第一、= 层次习题,要求学生对第-层次必做,第二层次选做,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再推出第三层次习题 ,学生可以跨层次、自主选择。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

“双基’的前提下更有效地促进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 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论证、运算、检验,使问题得以解决;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不少教师认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比较难开展,原因在于选题较难、持续时间长难以监控、 评价标准多样无法全面量化等。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就是一 种较为简单直接、 操作性强的研究性作业。

张青千认识千米和吨这一单元,千米和吨这两个大的单位,孩子们的不能够感知和理解这两个单位,建议设计一份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在周末带着疑问去实践和感知。去真真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远,一吨有多重。

 

 

 

 

 

 

 

                            记录人:张晶晶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