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美术组集体备课

作者: 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3.6美术组集体备课


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美术 备课组      组长 龚静菊    活动时间 2025.3.6

主题:

《心中的春天》

主持人:

龚静菊

对象:

美术组

地点

一办

日期

3.6

过程记录:

王:《心中的春天》

小问题及

教学目标

小问题:

1.你会怎样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

2.画家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3.如何运用点、线、色彩及多种材料表现春天的植物和生机?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并用多种美术语言展现春天的生机。

2.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画家表现春天色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指导学生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春天的绘画或手工作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春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合适的表现方法来表现你心目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春天的图片、视频以及画家笔下春天的艺术作品。

绘画工具材料,如彩笔、油画棒、画纸、颜料、剪刀、彩泥等,用于示范和学生创作。

制作教学道具,如展示用的大树模型(用卡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不同颜色的卡纸剪成的形状(代表点、线、面元素)。

 

绘画工具,如自己常用的彩笔、画纸等。

收集一些春天的植物标本或图片,用于课堂观察和分享。

 

教师准备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画家的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绘画工具材料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创作需求,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道具能更直观地展示点、线、面元素,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提前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观察能力,同时也为课堂上的交流和创作积累素材。

 

学习情境

展示春天的音频、图片或视频,播放鸟鸣声、风声等春天的声音元素,营造出春天的氛围。提问学生:“春天到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看到、听到、闻到什么?” 引导学生从多个感官感受春天。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春天。聆听乐曲,并思考你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管关于春天的歌曲?

有哪些形容春天诗句?

3.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了,表达春天的方式不仅有诗歌音乐,我们一起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达春天的吧!

学生观察图片、视频,聆听声音,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如看到花开了、草绿了,听到鸟儿唱歌,闻到花香等。

通过多媒体营造春天的氛围,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多个感官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问题导入

展示一些不同季节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区分出哪些作品描绘的是春天。然后提问:“春天在画家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艺术作品,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春天作品特点的问题,尝试从画面色彩、景物等方面描述春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

 

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艺术作品并区分春天的作品,能够引导他们关注春天的独特之处,为后续欣赏画家笔下的春天作品做好铺垫,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环节艺术欣赏)

1.展示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说一说,画面中的点、线让你联想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展示教材中大卫·霍克尼的《春林沃尔德盖特》,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树、花、山、水等元素的表现形式,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等。提问:“画家是用了哪些颜色来表现春天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面中的线条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动态的?”

学生认真欣赏艺术作品,观察作品中的各种元素,回答教师关于色彩、线条等问题

欣赏画家的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多种表现春天的艺术手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

 

环节二(感知体验)

 

教师示范用点表现草地,用撕、剪、贴的方法表现一棵茂盛的树,边示范边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在示范用点表现草地时说:“我们可以用密集的小点点来表示草地上的小草,点的时候要注意大小和疏密的变化,这样草地看起来才会更自然。”

 

给学生发放绘画工具材料,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进行尝试,在画纸上创作简单的春天元素,如草地、树木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建议。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认真聆听讲解,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尝试用点、撕、剪、贴等方法表现春天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自己的

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到表现春天元素的具体方法,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的模仿创作和教师的指导点评,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环节三

(创意实践)

展示油菜花绘画步骤图,详细讲解每一步的绘画要点,如在画枝干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和走向,添画叶子时要注意叶子的形状和排列等。同时,提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对绘画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材料进行创作,可以用绘画工具绘制春天的景色,也可以用彩泥制作花朵、昆虫等元素,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材料来表现春天。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意启发,引导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和元素的组合。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举办一个小型的 “春天的画展”。

 

学生观察油菜花绘画步骤图,理解绘画要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作方式和材料,进行独立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象通过作品展现出来,如有的学生可能会画一个春天的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和飞舞的蝴蝶;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彩泥制作一个春天的场景,包括草地、树木、小动物等。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区,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

油菜花绘画步骤图的展示和讲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创作范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绘画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多种创作方式和材料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举办画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课后拓展

展示一些用不同寻常的材料或独特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春天主题作品,如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春天雕塑、用手指印画创作的春天花朵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问学生:“看了这些作品,你们有没有受到启发?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独特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用各种色彩、工具或材料表现春天的植物或场景,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拍摄下来,制作成电子相册或手抄报,在班级群或学校展览中分享。

 

学生观察展示作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受到的启发,如可以用树叶拼贴春天的图案、用棉花制作云朵等。

学生在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积极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完成作品后进行整理和分享。

 

展示独特的作品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尝试用新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课后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享交流的意识。

 

                            记录人:徐忆庭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