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信息 备课组 组长 侯海燕 活动时间 2024.4.17
主题: |
《插入超链接》教学研讨 |
主持人: |
王玉香 |
对象: |
侯海燕、王玉香 |
地点 |
四楼办公室 |
日期 |
2024.4.17 |
活动记录: 1.王玉香老师:交流四年级的《插入超链接》一课。先表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再详细描述教学过程。 2.集体研讨。 王玉香老师:中国八大菜系引起学生的兴趣,电子作品呈非线性播放,更容易设计出作品中互相关联的知识网络。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线性阅读模式对思维的束缚。学好本课内容,无论是对于制作交互性演示文稿,还是对于后续网页的超链接制作都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意义。 侯海燕老师:采用“迁移”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支架引领下,通过对范例中“超链接”的梳理,找出蕴含在范例中的不同类型的超链接,理解链接载体、链接目标的含义。在学生操作之前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超链接,在此之上操作时可以让学生更有想法。 在活动1打开范例演示文稿并播放,梳理范例中的超链接,理解了链接载体有文本、图片、按钮;链接目标有幻灯片、网页、电子邮件。 电子文稿《中国八大菜系》,播放演示文稿并认真阅读,了解为什么插入超级链接。 活动2浏览电子书,分析演示文稿中各对象的网络结构,规划演示文稿超链接。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加工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超链接进行规划与思考,优化设计方案。 活动3根据超链接规划方案,完成超链接的设置。创建演示文稿中的“文本超链接”的方法,可以给出提示、图示,选定“链接载体”,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超链接,在对话框中选择“连接目标”。也可以提供微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
活动成效: 教学的活动设计在针对学生的理解与操作方面具体了,同时也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细节加工。 |
记录人:侯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