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小学备课组记录表
信息 备课组 组长 侯海燕 活动时间 2024.4.30
主题: |
《 小猫抓鱼》教学交流 |
主持人: |
侯海燕 |
对象: |
侯海燕、王玉香 |
地点 |
四楼办公室 |
日期 |
2024.4.30 |
活动记录: 1. 主讲人交流。 侯海燕老师:教学交流六年级下周的教学课题是关于编程《小猫抓鱼》,教学设计如后。 2. 集体研讨。 王玉香老师:本课可以利用动画故事《猫抓鱼》来导入,要有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符合学生的心理。 认识摇杆传感器环节,可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摇杆与滑杆的区别。 在任务二新建变量X、Y,并利用以下脚本给X、Y赋值的环节,通过编程,拨动电位器在不同的位置,获取的阻值,让学生了解摇杆传感器拨动摇杆值的变化,理解摇杆传感器的原理。这里要给定程序,怎样拨动摇杆传感器的摇杆观察值,可以用笔记下来。 重点提醒学生:让学生观察变量X、Y,了解摇杆X轴、Y轴两个方向的值的范围。当摇杆处在非拨动状态时,出现输入的信号值是否为500左右,等一下我们编写程序时,要以500这个值作为分界范围来判断小猫的行走方向。 让学生用笔写下探究的结果,摇杆X轴、Y轴两个方向值的变化范围:0-1023,摇杆向下或向左,值( 越小 );摇杆向上或向右,值( 越大 )。加深学生的印象。 出示流程图,让学生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 如果X>600时,小猫向右移动。 如果X<400时,小猫向左移动。 如果Y>600时,小猫向上移动。 如果Y<400时,小猫向下移动。 侯海燕老师:活动单的设计时,用电子稿,帮助学生把困难的任务完成。 王玉香老师:生活中的摇杆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在拓展环节介绍,有视频最好。 |
活动成效: 在导入环节时,利用故事来设置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授课老师会更关注活动单的灵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提升的同时,也可以自主学习,也让课堂的设计更具活力。 |
记录人:侯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