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信息备课组王玉香、侯海燕两位老师在二楼机房2开展了数智领航活动,研讨主题是拉丁方。同时对三年级《人机交互》拓展课的内容进行了教学交流。
主题: |
数智领航及《人机交互》教学分析 |
主持人: |
王玉香 |
对象: |
侯海燕、王玉香 |
地点 |
二楼机房2 |
日期 |
2024.11.19 |
活动记录: 侯海燕:本周数智领航的研讨主题是拉丁方。(一)【问题描述】 拉丁方是一种特殊的方阵,它由 n×n 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中填入 1 到 n 中的一个数 字。这种方阵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一行和每一列中的数字都是唯一的,即每个数字在每一行 和每一列中都恰好出现一次。拉丁方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在数学游戏、密码学、 实验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整数 n(n>0),生成一个 n×n 的拉丁方。 (二)选择的软件是图形化编程软件Scratch 。 (三)解决思路: 王玉香:1、使用画笔模块实现,把1-9数字造型放在一个角色中, 初始造型为1,先设置初始位置。设置行、列两个变量为Hang和 Lie,它们开始的值都是0。 2、输入拉丁方的层数(n方阵数),利用双层循环,里层循环控制列,每一行都是从第0列开始显示,每列数的造型对应要显示的数,并显示这时用图章控件进行显示。下一列要增加坐标20。外层循环控制行,一行每一列显示完成要换到一下行。 侯海燕:每一行的数字范围是从1到输入的层数如3,每个数字在每一行 和每一列中都恰好出现一次。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行+列)除以方阵数层数取余再加1来显示数字。 二、《 人机交互 》教学分析 1.王玉香:下周上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是《 人机交互 》,是三年级的拓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如所附,分别阐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2.研讨 侯海燕老师:在导入时常见的数字设备,像手机、平板电脑等,它们可以识别植物,引入课题人机交互。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作为串联活动的主线,也是增加趣味上考虑。设计了五个环节:环节一复习数字设备 ,环节二体验扫描交互,环节三体验触屏交互,环节四体验手写交互,环节五体验语音交互,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平板上要百度搜索尝试用一下,学生用提供指导。 环节二体验扫描交互,平板里的百度搜索,选择右上角的识万物图标,然后对准要识别的植物“你们在使用扫描功能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说一说, 老师总结扫描交互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晰使用扫描交互的要求。环节三体验触屏交互中,提出任务“截屏保存图片,再将图片中的文字放大,可以植物名称的写法”。小组活动,学生探寻植物名称的写法,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操作过程,要考虑怎样展示,全班展示,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触屏交互的心得,可以注意点如保护屏幕。环节四体验手写交互,提出探索任务,看清了荸荠的写法知道但不知读音,从而引出手写交互,手写输入,搜索荸荠或其他植物的读音,活动结束后,可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在哪些情况下手写输入会更方便呢?” 引导学生思考手写交互的适用场景,如输入生僻字、不熟悉的词语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手写交互的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不同人机交互方式的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 王玉香老师:环节五体验语音交互,使用平板里的海螺 AI,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体验语音交互的功能。这里要进行预设语音的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学生提出“什么情况下适合语音交互”,这是对交互有更高的要求 |
活动成效: 数智领航的研讨主题是拉丁方,每一行的数字范围一样,但每列数字都不一样,这个计算难度较高,经过了多次思索。教学交流的是拓展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操作能力及数字设备的熟悉程度,完善教学环节中思维细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