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信息备课组王玉香、侯海燕两位老师在二楼机房2开展了数智领航活动,研讨主题是冬日雪花。同时对三年级《真假朋友圈》进行了教学研讨交流。
主题: |
数智领航及《真假朋友圈》教学交流 |
主持人: |
王玉香 |
对象: |
侯海燕、王玉香 |
地点 |
四楼办公室 |
日期 |
2024.12.17 |
活动记录: 1. 侯海燕:本周数智领航的研讨主题是冬日雪花 。(一)【问题描述如下】 冬日雪花的形状极多,每片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其中长而细,叫柱晶;两端尖的,样子像一根针,叫针晶。针晶在柱晶的 1/2 处开始,为柱晶长度的 1/3。根据图示,画一片冬日雪花。(样例如下)
(二)选择的软件是图形化编程软件Scratch。 (三)设计思路: 侯海燕:画每根雪花针晶,用递归的方法实现: 一层:移动(1/2长度),右转60度,画针晶(1/3长度),移动-1/3长度,左转120度 ,画针晶(1/3长度),再移动-1/3长度,右转60度 ,移动1/2长度。 2层:1层(1/2长度),右转60度,1层画针晶(1/3长度),移动-1/3长度,左转120度 ,1层画针晶(1/3长度),再移动-1/3长度,右转60度 ,1层(1/2长度)。 3层:2层(1/2长度),右转60度,2层画针晶(1/3长度),移动-1/3长度,左转120度 ,2层画针晶(1/3长度),再移动-1/3长度,右转60度 ,2层(1/2长度)。 依次类推: 4级:3层(1/2长度),右转60度,3层画针晶(1/3长度),移动-1/3长度,左转120度 ,3层画针晶(1/3长度),再移动-1/3长度,右转60度 ,3层(1/2长度)。 ... n级:n-1层(1/2长度),右转60度,n-1层画针晶(1/3长度),移动-1/3长度,左转120度 ,n-1层画针晶(1/3长度),再移动-1/3长度,右转60度 ,n-1层(1/2长度)。 二、《真假朋友圈》教学交流 1.王玉香:三年级下周教学内容是《真假朋友圈》,教学设计如所附,分别阐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 2.研讨 侯海燕老师:本课是《在线信息的搜索》一课的拓展,利用搜索引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主题式学习课,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与兴趣,是一导入时,以“有一位旅游博主老秦失踪,网络上出现了十位自称是老秦的人”为情境,让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再展示老秦的特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目标是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十个朋友圈的真假。这个设计充满了侦探味,拉高了学生探究兴趣。围绕着情境主题,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关键词搜索、 活动二图片搜索、活动三地图搜索,分别搜索景点特色、门票信息等文字信息,风景图片以便从多方面验证朋友圈信息,在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上查询两地之间的距离、交通方式和所需时间等信息,根据地图搜索结果判断朋友圈中关于行程的描述是否合理。判断十个朋友圈的真假,要进行分组任务,要充分考虑每个小组的情况,可以按号抽,可以分配好。 活动一关键词搜索环节中,1 号朋友圈(广汉三星堆)为例,介绍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教师在屏幕上演示如何在搜索引擎(如 360 搜索)中输入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这里可以让学生尝试说关键词,一个学生来输入,学生启发学生。 活动二环节,进行图片搜索,验证朋友圈中的图片是否与其他来源的九寨沟图片一致,以及是否存在盗用或修改的情况,这里要说明,网上没有的图片,也不能说明就是他本人实际的图片,还有其它可能,如利用熟人拍的照片修图形成的。拓展时不同网络平台以及生活中的其他场景(如广告、传言等)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辨别信息,可以利用一个场景例子来说明。 |
活动成效: 数智领航的研讨中通过对主题冬日雪花,使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而递归的的理解有点难,需要不断思考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改进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学生活动的细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完善了教学环节,把其中的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