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三气”培育的小学思政“非遗+”文化传承研究 》的深入研究,2024年4月课题组举行了“非遗+节日”课题案例研讨活动。 课题组李智英老师执教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一课,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一个法定假期,人们除了参与一些在春天里进行的户外活动外,祭拜祖先、祭拜先烈的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一:清明时节我了解。教师主要围绕清明节的时间、来历和习俗等进行介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视频图文介绍认识清明节,从而对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中华民族共有的节日与传统,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话题二:祭拜祖先我参与。主要通过知识窗引导学生感受清明节里的文化内涵,厚植爱国情怀,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祭祀文化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身边的祭扫现象,倡导清明文明祭扫,寄托哀思。话题三:缅怀先烈我践行。通过观看视频、说一说、小辨析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比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话题四:我的清明安排。是对前面三个话题的实践,通过上面三个话题的深入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为节日的美好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课题组将继续围绕课题开展“非遗+节日”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节日文化习俗,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体会家庭的和谐、欢乐和生活的甜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