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活动研究简讯+活动记录

作者:马正豪、杨慧 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开展《影子的秘密》课题研讨课,探索“理趣法”三元相生科学课堂


  为深入推进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三元相生:小学科学“理趣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编号:L2024031),落实指向学生模型建构思维发展的教学课型研究,4月15日,我校马正豪老师在三(2)班执教教科版科学三下《影子的秘密》课题研讨课,为全体科学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实践范例。

  本节课以“演一出影子戏”为核心任务,串联“探寻影子—趣变影子—创玩影子”三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揭秘科学原理。在“探寻影子”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发现影子产生需“光源、阻挡物、屏”三大条件,初步建立影子形成的原始模型;“趣变影子”环节中,教师以“金箍棒影子变化”为切入点,简单渗透控制变量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大小、形状、方向、长短的变化规律,在矛盾与冲突中优化模型,形成与事实契合的过渡模型;“创玩影子”环节则让学生运用所学模型进行影子戏创作,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实践结合,实现模型的迁移应用。课堂中,教师还通过提供表达句式、设计评价量表等“法”的支架,帮助三年级学生梳理实验结论,提升交流与思维能力。

  课后,听课教师围绕“科学模型的理解力、建构力、应用力”三大观察指标展开研讨。从课堂实证来看,多数学生能通过实物操作构建影子变化模型并完成记录,直观理解模型与证据的关系;针对部分学生难以解释影子方向变化的问题,老师们提出“增加小组模型对比”“多元表达模型”等改进建议。同时,基于本节课实践,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了“模型建构循环”教学模型假设,明确以“情境触发—证据收集—模型优化—应用拓展”的流程,驱动学生科学思维从低阶向高阶进阶。

  此次课题研讨课,不仅让学生在趣味探究中掌握了影子的科学秘密,更为我校科学教师搭建了“理趣法”课堂实践的交流平台,为后续课题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课例经验,助力学校科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Copyright @ 2022 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常丰路66号    联系电话:(0512)53405437    邮编:215400